<
t9b2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狠宋 > 第1122节 廉希宪欲逆天改命
    鞑子征伐四境,向来迷信武力,凭借骑射横行天下,灭国无数,屠人海量,世人震悸!</P>

    如此势成,号称马蹄所至,无有不从,军队所指,诸族屈膝!</P>

    与敌人交战,鞑子每每以少打多,并能战而胜之,铸就赫赫威名:</P>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幼子拖雷与金军大军三十五万人大战于三峰山上下,拖雷以四万军大破金军。</P>

    元太宗七年,蒙古皇子贵由伐宋。围襄阳,宋兵十余万人陈兵汉水上,蒙古万户郝和尚拔都率先锋数百人,直前突之,宋兵溃走。</P>

    同样是1235年,蒙古阔端汗入川蜀,实际真鞑及色目人才二万人,加上一些仆从军不足五六万人,却让凭借蜀道天险、拥兵十数万之众的宋军望风而遁,狼狈而逃,雄关险隘如同白地,如剑门关被鞑军一破再破,脸面丢尽。</P>

    ……</P>

    上述战例数不胜数,廉希宪懂得国学,他潜心研究学问,认为先前为什么已军能以少敌多,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我军势成,可以以少胜多,以劣胜强,无往而不胜。</P>

    势,是一种玄妙的东西,廉希宪这个鞑子要不是研究国学,也不会接触到这个神秘世界,他清楚“势”首先出现在老子的《道德经》中,被理解为一种哲学概念,涉及到道家的思想体系。</P>

    在《孙子兵法》中,势被用来描述战争中的力量和速度,以及利用形势和时机的重要性。孙子强调了“势”在战争策略中的核心地位,认为善于运用“势”的将领能够在战争中取得优势。</P>

    此外,《孙子兵法》中的“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这一比喻,说明了“势”的核心在于高度,即高度的位置或状态能够形成强大的力量和影响力。</P>

    民间俗语,“火借风势,水借山势。”说的也非常好,顺风时不必煽风点火,火就能凭借风势烧得很旺;顺水时不用划桨撑篙,船也能乘着波浪自在漂流。</P>

    综上所述,古代国学对势的理解涵盖了哲学、军事策略、社会地位和自然现象等多个方面。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个包含力量、位置、时机和影响力的复杂体系,从而对敌我双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势,是一种力量,更是一个方向,懂“势”,才能成“事”!</P>

    在廉希宪看来,蒙古势大,长年累月的胜利,导致蒙军每战而胜,之后战事势破如竹,胜得轻易。</P>

    待南朝孟神通崛起后,即时遏止了蒙古之势,反过来营造南朝之势,如此时势转移,现在其北侵中原,其势已成,碾压北军,取得全面胜利!</P>

    懂得认清形势、选择时机、顺势而为,才能把事情做好。</P>

    唯今之计,那就是牢守城池,在防守的过程中,消灭南蛮,挫败其势。</P>

    孟神通凭借四川山川江河险固,消弥蒙古大势,廉希宪决心仿效之,在他看来,敌势大亦能破,关键看决心和表现。</P>

    不信,试看昔日四川孟神通!</P>

    好一个廉希宪,忠肝义胆,决意死守,凭借青州城池和军民的血肉,去重挫孟神通的军队。</P>

    所以廉希宪并未深责逃回来的败军之将那仁毕力格,安抚军心,同时紧急动员青州民众,实行保甲编管,物资管控,进入战时状态,认认真真地做足准备。</P>

    <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div>

    清点户口,城内晚上实行宵禁,白日设卡,严查奸细,在廉希宪的高压下,明军派往青州的特务也不得蛰伏,无法活动,帮不上什么大忙。</P>

    鞑将那仁毕力格率军出战,八千人损失一半,鞑军亦差不多损失这个数,廉希宪即时在青州城内民众签军,补足了这个数。</P>

    虽说训练不足,但士气旺盛,军势充足!</P>

    廉希宪安排每城门八千守军,领队军队皆为忠诚可靠之士,甚至不用鞑军监督。</P>

    再为每城门安排民众万余,男女不限,广泛动员,作为物资输送、伤员救治之用。</P>

    实行粮食配给制,民众只要为军队干活,都有口粮发,军民登城守城一日,双倍口粮发送,军人则有赏金,说到做到,于是城中军民安稳。</P>

    廉希宪治理青州多年是有成效的,他实行屯田,管控严密,粮食丰收,除了输送给忽必烈之外,城内公共官仓积粟爆满,估计城内军民用上一年,从城外明军围城开始,廉希宪即时严格控制粮食,城内大户粮食皆被其搜刮一空,给予一定报酬收入粮食,不许自由买卖。</P>

    他不讲情面,若有人抗拒者,派鞑将那仁毕力格带兵上门强行征收,那仁毕力格本来桀骜不驯,但被廉希宪笼络了,遂听命行事。</P>

    鞑子凶厉,什么大户豪绅都不管用,要是抗拒了,那,就是家破人亡了。</P>

    宁可一家哭,好过千家闹,粮食在手,心中不慌!</P>

    难能可贵的是,他预估了未来形势,还屯积了不少物资,包括了做饭用的石炭和树木干柴、马匹的草料、中医药材等等,还在城内各处挖了水井,安排人员日夜守着,预防奸细投毒。</P>

    细节决定成败,一些城池被敌人围城时,粮食充足,却没有燃料,同时缺乏水源,导致有米面也无法加热,只能干嚼,就相当的尴尬。</P>

    再有药材,伤兵运下来,有药材医治,对于稳定军心则有着巨大的作用,战士们知道伤后有医治,就会更加地拼命,不然,他们惜身不敢死战,麻烦就大了。</P>

    至于守城物资,更是充足,除了兵器、盾牌人手多件,大量的箭矢、檑木、石块搞足足,就连煮米田共熬制“金汁”的铁锅也不少。</P>

    金汁效用奇大,虽无直接伤敌能力,但可以重挫敌军士气,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可让敌人伤口发炎,兹事可大可小。</P>

    事实上,很多城池守到最后,金汁匮乏,主要是军民少食没有了充足的金汁来源,还缺乏燃料加热,导致金汁功效减弱,成为城池失守的一个重要原因。</P>

    不然,要是金汁供应充足,你来攻城一次,我就泼你一次,看你退兵还是不退兵!</P>

    在战前准备这块,廉希宪做到了孟之祥在四川山城的准备工作,能做的都做了。</P>

    因此,当明军第七军包围青州城,他们看到的是一座高大稳固的雄城、军容整齐、城上显露出的充裕守城物资的情形,吕文信皱起了眉头,谓诸将道:“做好长期作战和重大伤亡的准备。”